三八特辑 | “巾帼风采 点染非遗”——国际劳动妇女节专场体验活动

2023.3.1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女性,
代表着美好、独立、
智慧、优雅,
在岁月的洗礼中,
愈加熠熠生辉。

一枚胸针/耳饰,
一条丝巾,
是女性服饰的点睛之笔,
亲手点染非遗技艺,
更显女性之美、非遗之美。

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让女性观众们度过一个富有意义的节日,我馆将于3月8日当天开展“巾帼风采 点染非遗”——国际劳动妇女节专场体验活动,带领观众现场体验仿点翠·胸针/耳饰、传统植物染色·丝巾的制作,在细心、耐心、巧心、慧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仿点翠·胸针/耳饰制作

点翠最早是以翠鸟羽毛为材料,在金、银、铜、纸或鎏金金属质底板表面进行装饰的一种传统工艺,汉代已有,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清朝时达到巅峰。“北京点翠”于2014年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工艺极具特色,所制饰品尽显艳丽拙朴之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今,广为流传的仿点翠多使用染色鹅毛和孔雀羽毛代替翠羽,可媲美点翠的秀雅绝俗,本次活动,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体验仿点翠胸针(或耳饰)的制作。

(样式以实际发放为准)

活动时间

3月8日10:00-12:00(上午场,胸针制作)
3月8日14:00-16:00(下午场,耳饰制作)

活动地点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层西侧

活动内容

1. 讲述“北京点翠”的发展历史
2. 现场演示仿点翠技艺
3. 体验制作胸针(或耳饰)

参与人数

每场50名

活动费用

288元/场/人(含教师授课费、材料费)

活动预约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授课教师

肖玉妹
“肖氏点翠”第三代传承人

爷爷肖志峰曾于1960年主持修复明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父亲肖广春1986年为长城工艺美术品厂复制了两顶明万历凤冠。肖玉妹同父亲一起参加过多项由文化部门主办的非遗文化宣传活动,曾接受过环球人物周刊、中国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采访。

(二)传统植物染色·丝巾制作

传统植物染色始于中国,历史悠久。《诗经》中“青青子衿”“绿衣黄裳”,《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体现了传统植物染色的应用。

传统植物染色是从草木植物中提取染料,对纺织物染色的一种方法。染色时使用的染料是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纺织物多为天然面料,如棉、麻、丝、毛,取之天然,用之于人,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珍贵礼物。

本次传统植物染色·丝巾制作活动融合了“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捶草印花”“扎染”三种非遗技艺,老师将带领大家在桑蚕丝羊毛面料上体验传统植物染色,制作一条属于自己的丝巾

(样式以实际制作为准)

活动时间

3月8日14:00-16:00

活动地点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六层西侧

活动内容

1.讲述传统植物染色的发展历史
2.现场演示传统植物染色
3. 体验制作传统植物染色丝巾

参与人数

50名

活动费用

288元/场/人(含教师授课费、材料费)

活动预约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授课教师

杨慧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师

作品《二十四节气草木染色围巾》获2021年“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三等奖,出版专著《手工开悟:非遗与文创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持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2016年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重点人才库,获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最具市场潜力作品奖。

预约须知

1.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女性观众,成人及儿童参与均需提前预约。

2.我馆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代理本次活动。为避免您的损失,请务必通过官方公众号“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预约。

3.通过“活动预约”成功支付后,将同时生成门票二维码活动二维码,无须再预约门票。安检时,观众可凭门票二维码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入馆。

4.活动开始前,观众可凭活动二维码(如下图)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于活动当日9:45前(下午场13:45前)在活动地点入口处验证,并有序领取材料包。

5、关于退款:活动二维码一经验证,不予退款。如无法按时参与活动,可于活动开始前通过我馆公众号平台操作退款,逾期不予退款。

*温馨提示:节假日期间正值客流高峰,我馆周边通行压力较大,请做好出行规划,预留入馆时间。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