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 | 花灯闹元宵 璀璨亮非遗(泉州花灯篇)

2023.2.1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 泉州花灯 ·

“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万家灯火”,花灯是起源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兼具生活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载体。花灯自汉代诞生以来,于唐代繁荣兴盛,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成为了人们点缀节日气氛、寄托美好祝愿的重要媒介。

泉州花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工艺美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丰富多彩的样式和精湛华美的工艺享誉世界。泉州花灯是南方花灯的典型代表,由一代代心灵手巧的扎灯匠人守护传承、推陈出新。每逢佳节将至,泉州的大街小巷便沐浴在流光溢彩的灯海中,在烘托传统节日气氛的同时,亦点亮了非遗的世代传承。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值元宵节来临之际,由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捐赠的40件花灯作品齐聚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些花灯出自8位福建泉州花灯传承人之手,寓意着“四面八方来贺”之意,共同为元宵佳节增添喜气、祈福纳祥。

自1月14日开放夜场以来,馆一层多功能厅长廊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热情观众,享受着泉州花灯所带来的视觉盛宴,近距离观摩泉州花灯的美轮美奂、灿若繁星,徜徉在绚丽多彩的花灯溢彩中,体验闽南地区的“闹元宵”,过一个不一样的元宵佳节!

· 泉州花灯介绍 ·

泉州花灯在我国各大传统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泉州花灯按照制作工艺,分为彩扎花灯、刻纸花灯、针刺无骨花灯三种:

彩扎花灯

彩扎花灯首先用纸捻将竹篾绑扎成灯的骨架,再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粘在骨架上,然后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设计安装光源后,便成了彩扎灯。

刻纸花灯

刻纸花灯的所有图案经由制作者个人设计完成,运用刻刀在纸板上进行雕刻,最后将刻好的图案纸板拼接成各种形态。它的特点在于不用骨架,整身由纸板拼合而成。

针刺无骨花灯

针刺无骨花灯主要运用了“钢针扎孔”的装饰艺术手法,将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样的纸板进行黏贴接合,然后组合成各种几何形状的生动样式。其内部的光线透过针孔射出,不见任何骨架,营造出一种玲珑剔透、若隐若现的美感。

审校 | 李 妍
图片 视频 | 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字 | 杨式斌
设计 | 张 璟 白琬莹(志愿者)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