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时令 | 小雪
2022.11.22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勤劳智慧的先人们,在探索日月星辰和他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关系时,所形成的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一项宝贵遗产。
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别。
“冬雪雪冬小大寒”。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雪 · 解字
小雪之“雪”字,指雨凝结而成的自然现象。可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雪之“小”字,与大相对,即“物之微也”(《说文解字注》),也是“未盛之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语),表示还未到至极的状态。
小雪 · 三候
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这是说,小雪节气来临,雨水凝成雪,彩虹便不再出现;空气中的阳气上升,而土地中的阴气下降,天地闭塞进入寒冬。

小雪时节,随着气温持续走低,降水将会由雨变成雪。当空中飘飞起纷扬的雪花,万物聚敛的冬天便这样悄悄地但真实地来了。
坐在屋内,弹琴、饮酒,看屋外山川河流在雪花中呈现出别样的美景。而艺术家们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加上技艺的锻造,让美景变身为一件件艺术作品,让更多人可以观赏到这别样的风景。



秋收冬藏,山川河流展别样风光。

文字 | 李若亚 何小溪(志愿者)
图片 | 李涵霖
设计 | 宋 艺 董立宇(志愿者) 葛嘉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