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巧手 | 美育系列社教活动更新啦!第十一期 金属工艺

2022.9.15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一双灵巧的手,
兼顾“造化之美”与“创造之妙”;

一双有温度的手,
让物性与心性相得益彰;

一双粗糙的手,
见证了艺人的执着与坚守。

让我们在手工创作中,
陶冶人格与情操,
触摸中华文化脉络,
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更新啦!

· 第十一期 金属工艺 ·

“叮咣......叮咣......”
一声声清脆的打铁声,
弥漫了整个儿时的街道;
一声声来自童年里的耳畔回响
不知激荡起多少人时光深处的记忆!
新石器时代之后,
金属工艺便开始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今天,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
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来源于自然,并在匠人的精心铸造下,
历经千锤百炼、浴火重生,
最后在定型的那一刹那,
炼化为一张张崭新的面孔,
成为一件件坚固耐用的器皿、家具、工具......

我们荣幸邀请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
王晓昕教授
王晓昕教授多年致力于探索
金属工艺的当代艺术语言,
将传统金属工艺与时代特色
进行碰撞融合,
重新解读传统金属工艺
在当下的传承道路。

王晓昕教授的金属工艺作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曾在我馆“新时代·中国好手艺”展览中
精彩亮相。

本次活动,王老师将结合展品,
为大家梳理传统金属工艺的
历史发展脉络。
同时也为青少年、金属工艺爱好者
提供了亲自制作“铜勺”的机会
跟随着主讲老师的讲解,
挥动起自己手中的小锤,
锻造一把属于你的“铜勺”,
然后刻上自己或家人的名字
共同感受金属工艺所带来的非凡体验吧!

· 活动主题 ·
金属工艺

· 授课老师 ·
王晓昕

· 活动时间 ·
2022年9月17日(周六)
14:00-16:00

· 活动地点 ·
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
四层西侧青少年活动中心
(现场参与体验仅限报名学员)

· 活动主办 ·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社会服务部

· 活动对象 ·
第一场
14:00-15:00 20组亲子家庭
(6-12岁,每组家庭仅限一位家长陪同)
或金属工艺成人爱好者

第二场
15:00-16:00 20组亲子家庭
(6-12岁,每组家庭仅限一位家长陪同)
或金属工艺成人爱好者

· 课程内容 ·

· 内容讲解——介绍金属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
· 作品展示——解读金属作品“人类命运共同体”
· 技艺讲解——介绍金属工艺的制作流程
· 制作示范——教师示范铜胎“勺子”的制作
· 技艺辅助——协助学员作品制作,并錾刻学员姓名

· 课程材料 ·

本次课程为线下体验方式,馆方将为体验环节提供教师同款制作材料包(自愿购买,50元/份,报名人满后系统将自动关闭)

如需购买材料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相关报名信息,并于指定时间到达四楼西侧青少年活动中心扫码支付费用。(第一场13:45前到场支付,第二场14:45前到场支付,两场活动体验内容一致)

如未按时抵达活动现场进行缴费,视为自动放弃,我们将机会留给现场其他观众。请妥善安排好您的时间,预约后且未到场的观众将被计入黑名单,直接影响您下次活动的预约。

第一场 报名信息填写
第二场 报名信息填写
体验材料及工具展示图

· 授课教师 ·

王晓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人民银行纪念币设计生产专家库成员

王晓昕教授1981年生于山西省阳泉市。近年来,王晓昕教授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美术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方面的教学、研究及设计实践工作。主创完成“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央代表团赠礼、国庆70周年庆典-宁夏回族自治区彩车、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银币等10余项国家重要项目的设计工作。主持完成4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国家艺术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等),在重要学术期刊和报纸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金匠》、《现代金属雕塑》,主编《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曾荣获“第十五届‘光华龙腾奖’(2019)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等重要奖项,作为策展人组织策划“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北京国际当代珐琅艺术展”等十多项国际学术展览,在国际国内重要机构和学术活动演讲三十余次,担任国内外重要赛事的评委十余次,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 王晓昕教授作品 ·

《文以铸魂》珐琅、银、金(2019年)
《和与同异》黄铜、金(2014年)
《清光疏影》黄铜、金、混凝土(2015年)
《贺匾》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央代表团赠送纪念品方案(2021年)
《珐琅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央代表团赠送纪念品方案(2021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50克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50元面值)
(2018年)
《三山五园》
北京市人民政府赠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纪念品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过厅
(2018年)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的“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将从灿若星河的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每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讲解、示范创作,开展不同主题的社教活动。

“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旨在让人们在动手创作中深刻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所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欣赏手工艺品之美;感受手工劳动之美,手工艺人之美,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为全国各地的代表性非遗项目提供展示与传播的平台,构建非遗交流、共享的桥梁。您如果有意愿来我馆开展相关社教活动,可以发送相关非遗项目的自荐信及图片资料至我们的邮箱:zggymsgsj@163.com,(文件需命名为:非遗项目+级别+所属地+联系方式),我们将从其中挑选出优秀的项目参与我馆的“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