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北京面人郎”同台献艺,观众在中国非遗馆体验非遗制作

2022.8.28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面人郎”作为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捏塑艺术,以其鲜活的民俗特色及耐人寻味的生动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8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第二代传人郎志丽老师及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亲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带领观众感受非遗魅力。

郎志丽、郎佳子彧两位老师示范面塑制作

郎志丽首先为观众梳理了“北京面人郎”在百年传承中的历史演变,包括“北京面人郎”创始人郎邵安先生对“北京面人郎”艺术的探索,以及面人制作的各种技艺。紧接着,郎佳子彧结合目前年轻人喜欢的风格,向观众们介绍如何在技艺精益求精的同时,更好的与时代结合,从而创作让面人这项技艺更加流行的作品。

随后,郎志丽演示了“锦鲤”的面塑制作,活动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也一起体验面塑制作。两位老师还在现场联合制作了“坐姿娃娃”,小小的面团在手中捏、搓、揉、掀,栩栩如生的面人娃娃就诞生了。“今天的活动我家女儿特别喜欢。最让我感动的是能看到80岁和90后的两位郎老师同台合作捏面人,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活动参与者王先生说道。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的“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从灿若星河的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每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讲解、示范创作。活动旨在让人们在动手创作中深刻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欣赏手工艺品之美,感受手工劳动之美、手工艺人之美。

记者 王广燕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