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我馆志愿者讲解员第一期培训如期举行

2022.8.12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根据我馆公益讲解工作发展需要,经过前期精心筹备,社会服务部于7月16日至23日对我馆招募的首批志愿者讲解员进行了岗前培训。此次培训得到了馆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服务部具体组织安排,职责明确,分工有序,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本次培训我馆邀请了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巡视员,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研究员为我馆志愿者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培训课。马老师从“非遗”概念的演变过程、我国非遗保护体系、申遗相关工作以及志愿者讲解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述。马老师的培训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入剖析,也有实践层面的精准指导,还随堂播放了古琴、侗族大歌、傣族孔雀舞等非遗项目的演出视频。马老师对我国二十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进程及十大类非遗项目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与点评,加深了大家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让志愿者们更加了解非遗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地热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马盛德老师进行非遗知识培训

在讲解专业培训方面,我馆邀请到原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培训部主任李莎老师为志愿者讲授了《博物馆讲解实用技巧》课程。从对讲解工作的热爱、如何快速背诵讲解词、讲解礼仪及规范、处理讲解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讲解工作的经历,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并耐心解答了志愿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志愿者讲解员感到茅塞顿开,收获满满。

李莎老师进行讲解示范

16日上午,我馆讲解员为志愿者进行了展厅实地讲解的培训。针对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太行之魂等六大板块的讲解重点,以及讲解词与展陈内容如何有机结合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具体的指导。

讲解员在“大国匠作”展厅进行现场培训
讲解员在“万方乐奏”展厅进行现场培训
讲解员在“丝路丹青”展厅进行现场培训
讲解员在“藉器传文”展厅进行现场培训
讲解员在“太行之魂”展厅进行现场培训

23日上午,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讲解组组长李梦纯老师做了题为《讲解筹备中的加减法》的培训,对博物馆的起源,讲解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讲解词撰写的规范和技巧等相关知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在李老师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中,志愿者们不仅加深了对博物馆讲解知识的了解,也深深感受到李梦纯老师对讲解工作的热爱,大家都深受鼓舞,表示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也要成为像李老师一样优秀的讲解员。

李梦纯老师做讲解筹备培训

通过三天系统、专业的培训,志愿者讲解员们纷纷表示,不仅了解到很多工美、非遗作品的内容,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由衷的赞叹,更为自己能够成为首批志愿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一定要讲好每一件展品,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为工美馆、非遗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讲解组主管简要介绍培训内容
来自国家京剧院的志愿者高明与各位志愿者一起交流探讨
志愿者签署《志愿服务承诺书》

这是我馆组织的首次志愿者讲解员培训,我馆同步制定了《志愿讲解工作管理细则》《讲解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相信此次培训将提高我馆志愿者的业务水平和公益服务质量。后续我馆还将不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拓展志愿者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技巧,使我馆讲解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审校 | 李 妍
执行 | 贾 雷
文字 | 谷 梁 翟娜娜(志愿者)
摄影 | 梅盈盈(志愿者) 马丽云(志愿者) 王 岩(志愿者)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