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上巳|曲水流觞的日子,品“器”韵之美
2022.4.2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农历三月初三,我国古代传统的上巳节。古人在这一日,祓禊、祭祀,文人雅士们更会在这一日,择一水池,饮酒、游春,是谓“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引以为流觞曲水”,公元353年的暮春时节,诞生了中国艺术史上伟大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也将中国古代文人的雅集,呈现在世人面前。
曲水流觞的日子,少不了的是文人雅士。
阮籍,《晋书》记载其“嗜酒能啸,善弹琴”;刘伶,更是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曲水流觞的日子,更少不了的,是琳琅满目的酒器。
酒器,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悠久的礼乐文化的一种。商周时期,出现作为礼器的青铜酒器,后来这些青铜酒器,逐渐成为艺术作品构思的重要来源。介质材料发生了改变,呈现出别样的艺术意蕴。
罍,我国古代大型青铜盛酒器,有方形和圆形之别,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诗经•卷耳》中“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的“罍”,便是指此。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的玉雕作品:圆罍、方罍,便是以罍为原型制作的工艺美术珍品。
卣,古代重要的青铜盛酒器,通常用来盛“秬鬯”这一祭祀用的香酒,《诗经•江汉》中可见“釐尔圭瓒,秬鬯一卣”的诗句。我馆现藏碧玉雕刻作品“提梁卣”,其器型仿制的便是商代铜卣。
盉,青铜盛酒器,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我馆“大国匠作”展厅展出的玉雕作品“青玉兽面壶”,仿制的正是西周时期青铜盉的样式,其主体的兽面纹饰,为肃穆的作品增添了一分灵动活泼。另外,“中国好手艺”展区的“风盉新语”,也将“盉”的造型作为创意元素,通过不同形态的多样变化,以时代个性为传统增添新意,给人以质朴、活泼之感。
尊,是商周时代使用的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一层展厅,您可以看到《晨曲尊》,欣赏黑陶特有的黑亮色泽和尊的典雅形制结合下的庄重古朴;您还可以欣赏到斑铜制品《大犀牛》,其形制也是昆明市斑铜厂根据1963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的战国中晚期错金云纹青铜犀牛尊移植而来的。
温润的玉,剔透的翠、古朴的陶、浑厚的铜……艺术家们用不同的介质呈现同样的主题,又在同样的主题间表现出多元的艺术之美,传承和创新相互交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展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壬寅,上巳,在这个曲水流觞的日子,置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感受“器”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