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资讯

  • 动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曲学》编纂出版总结会在京召开

    2023年7月4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曲学》编纂出版总结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喻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杭,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曲学》编委会成员、责任编辑出席了会议。

    2023.07.06
  •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习近平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蔡奇出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并讲话 李希出席会议

    2023.07.04
  • 召集令|2023年暑期“小小讲解员”召集令

    本次培训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融合“品、看、听、触”的现场沉浸式学习体验,设置7节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课程,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从讲解技能角度,设置6节技能提升课,运用“赏、学、练、讲”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孩子们迅速掌握讲解要领。

    2023.07.04
  • 撤展公告 | 关于 “新征程 新工艺”——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撤展的公告

    各位观众:我馆一层“新征程 新工艺”——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将于7月3日撤展,请您持续关注我馆展览最新动态。

    2023.07.04
  • 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第六期):韵启太行——襄垣鼓书、襄武秧歌

    襄垣鼓书,民间曲艺形式,上承宋元“鼓儿词”说唱传统,融合了当地“柳调”艺术精华,至迟在清中叶已成形,发展传承至今。2008年,襄垣鼓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襄武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后在当地说唱艺术、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艺术因素发展成形。2008年,襄武秧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06.28
  • 活动预告 | “魅力北京”志愿文博分享团来啦!

    7月1日上午10时,作为我馆庆祝“七一”系列活动之一,我馆将邀请“魅力北京”志愿文博分享团带来一场尽展紫禁巍巍、颂我中华脊梁的文博之旅,带我们共同走进北京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23.06.28
  • 新展展讯 | "心·传——陈玉树新时代古典家具艺术展"今日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传统工艺美术从业者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凝聚了传统技艺的精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6.28
  • 撤展公告 | 关于“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撤展的公告

    各位观众:我馆六层环廊“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展厅已于6月25日撤展,请您持续关注我馆展览最新动态。

    2023.06.28
  • 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社教活动(第五期):解密泉州南音

    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集唱腔与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乐种,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3.06.15
  • 招募令 | “非遗传承小使者”持续招募中!

    想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魅力吗?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传承和发扬非遗吗?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传承小使者”(二十四节气研学系列)持续招募中!

    2023.06.15
  • 新展展讯 | 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届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开展

    2023年6月12日下午,“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2023届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拉开帷幕。

    2023.06.15
  • 新展展讯 | 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即将开展

    宜兴紫砂,代有名家。当今最具实力的紫砂创作群体,是由史小明携手范建军、顾美群、蒋雍君、喻小芳、范伟群、蒋琰滨、毛子健、范泽锋九位江苏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组成的“紫砂·九隽”。

    2023.06.15
  • 回顾 | 我馆成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15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预告 | 6月10日我馆将推出系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馆将在6月10日推出系列活动,旨在呼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共有精神家园。

    2023.06.08
  • 社教 | “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第十二期):玉雕工艺

    一双灵巧的手,兼顾“造化之美”与“创造之妙”;一双有温度的手,让物性与心性相得益彰;一双粗糙的手,见证了艺人的执着与坚守。让我们在手工创作中,陶冶人格与情操,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2023.06.08
  • 好书推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陈

    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特别提到要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基于此,“十四五”期间,各省、市、自治区开启了火热的非遗馆建设,区县一级非遗馆及民间各种形式的非遗展示馆也如雨后春笋,竞相破土而出。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号召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富有地方、民族、行业特色的非遗馆,改建或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2022年2月,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落成开馆。与此相应,观看非遗展演、参与非遗体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非遗展馆也成为了解一个地区民族文化传统最有效的文化空间。探索有效的展示、阐释和传播方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核心目标。

    2023.06.08
  • 回顾 | “遇见非遗”社教活动第四期:戏舞雪域——藏戏系列活动在我馆成功举办

    藏戏,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600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5月30日至6月4日,为更好展现国家级博物馆的使命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京成功举办“遇见非遗”社教活动第四期:戏舞雪域——藏戏系列活动。

    2023.06.08
  • 回顾 | “陶写天真”陶瓷艺术活动在我馆举办

    近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陶写天真——陶瓷艺术活动”,上午和下午分别举行了座谈会和绘瓷艺术雅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杨舟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魏大威、盛永波、杨斌、王辉,景德镇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春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何鸿佳,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何炳钦,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少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含、中国国家画院画家袁学军等在座谈会上发言,交流了艺术陶瓷创作、传播、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2023.06.08
  • 撤展公告 | 关于“松纳柴器”展厅撤展的公告

    我馆四层南侧“松纳柴器”展厅将于6月12日撤展

    2023.06.08
  •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带着这样的深邃思考,6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