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高度重视,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从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中感受他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
2022.06.11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在近期集中开展了六千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4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42个项目的入选,不仅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逐渐健全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更对中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2.06.11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胡璐)今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11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
2022.06.11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出席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主持启动仪式。
2022.06.10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景呈现,展示非遗之美;全民参与,共享发展成果;全国联动,营造起浓厚的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彰显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刻联系,描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弘扬的美好图景。
2022.06.09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今年组织开展的重点活动有“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将一直持续到6月20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国各省份将举办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上活动达2400多项。
2022.06.09芒种,民间又称“忙种”,其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正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所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民朋友们为了当年的收成,往往赶在漫长的梅雨季到来之前,收割滚滚麦浪、种下桩桩稻子。
2022.06.06“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苏绣工艺曾得到诸多诗人的赞赏。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6月3日端午节当天,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第二期“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邀请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老师,为观众们在线讲解并在香囊上示范苏绣技法。
2022.06.06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2006年,端午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更是成为我国首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天干地支说、纪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等名人说、龙图腾祭祀说等等。
2022.06.032022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会、香港崇正中学,共同发起“我和非遗的故事”征集活动。活动通过征集文稿和绘画的形式,让内地和香港地区青少年一起书写非遗故事、绘制非遗画卷,一方面加深香港青少年对内地非遗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促进内地青少年了解非遗文化在香港地区的发展,构建内地和香港地区青少年相互交流的共享平台,共同传承非遗、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2022.06.03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设计实施的这一国家级博物馆将两座博物馆的功能集为一体,它的落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新文化区增添了又一座重要的新建筑。建筑外观设计与其内容相辅相成,雕塑般的幕墙结构富于色彩、深度与光泽效果的变化,使博物馆无论从近处还是远处看都极具特色。
2022.06.01“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年,如六月时的生机勃勃,自带无忧无虑的滤镜。儿童,也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承载着祖国与民族的希望。在这个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们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看一看,博物馆里的这些宝藏娃娃们吧。
2022.06.01六一国际儿童节就快到了,这可是我们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的第一个儿童节呀! 在上一篇推送里,我们认识了住在这座“藏宝阁”里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也邀请到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眼中的“藏宝阁”,会是什么样子呢?
2022.06.01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的“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将从灿若星河的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每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讲解、示范创作,开展不同主题的社教活动。
2022.06.01“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旨在让人们在动手创作中深刻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性,所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欣赏手工艺品之美,感受手工劳动之美、手工艺人之美,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定文化自信。
2022.06.01“真的是中国气派!中国色彩!中国设计!”这是5月21日下午,正在网上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中,网友灰棕榈宝宝在公屏上发出的赞叹。
2022.06.01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文艺政策,阐明革命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扎根沃土,深入民间,挖掘、搜集、整理了大量来自人民、来自土地的民族民间艺术。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为例,学者们70年来走遍祖国大地,收集的7000小时“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进入第一批“世界记忆名录”,最近在院艺术与文献馆的努力下全部上线,向世界开放。
2022.05.272022年5月2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文化和旅游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系列举措之一。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之际,重温、发扬两个“讲话”精神,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