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资讯

  • 演出 |“明月几时有”——艺苑国风专场音乐会(内含直播观看方式)

    这是我馆首次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与“讲解技能提升”两大板块,四期学员化身讲述、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在参观、了解我馆各类藏品与文物的同时,筑牢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了社会交往、自主学习、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待人接物五大能力。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吧!

    2022.09.08
  • 活动回顾 | 暑期“小小讲解员”成长记录

    这是我馆首次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与“讲解技能提升”两大板块,四期学员化身讲述、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在参观、了解我馆各类藏品与文物的同时,筑牢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了社会交往、自主学习、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待人接物五大能力。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丰富多彩的暑假吧!

    2022.09.08
  • 活动延期公告 | “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研究与展演”活动延期

    因受表演者居住地疫情影响,原定“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研究与展演”9月10日活动将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022.09.08
  • 非遗 · 时令 | 白露

    “秋处露秋寒霜降”,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2022.09.07
  • 中国非遗馆呈现“中国巧手”泉州专场 体验精彩非遗之旅

    9月3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迎来一场精彩的非遗体验之旅。“中国巧手”——泉州体验专场带来了多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体验,结束之后仍有在场观众表示“没看够”“没玩够”“没学够”。

    2022.09.06
  • 中国非遗馆精彩不间断——泉州专场非遗体验之旅

    “出来了!出来了!”,伴随着一位小朋友的欢呼声,一个头戴僧帽的“小沙弥”木偶跨着疾速的步伐精彩亮相馆多功能厅!其中,手持丝线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鸿老师。陈老师凭借多年积攒的高超技艺,透过灵活的手指摆动,翻覆之间,线端的“小沙弥”木偶像是活了过来,线随指动,偶随线移,”小沙弥“也在瞬间完成了各种姿势动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022.09.05
  •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结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阵地作用,自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连续八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征集推介工作,并连续4年纳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年度重点工作,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与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

    2022.09.01
  • 中国巧手 | 泉州非遗项目体验专场

    我们邀请到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亲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现场,为大家演绎精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了解技艺的传承历史,一览匠心之独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9.01
  • 演出 | 泉州提线木偶戏

    十指翻覆间,天风卷、云浪涌,人偶唱念连做打,乾坤变幻莫测。舞台上,木偶人与演员在线绳的连接下,达成了高度契合,可谓“耳目聪明、心手合一、步态一致、唱腔悠长、妙合神契”。想了解源自唐末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背后神秘的“手指舞”吗?想近距离感受现场所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盛宴么?就让我们相约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一起走进本场体验活动吧!

    2022.09.01
  • 活动预告 | 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的研究与展演(第一期):朝鲜族农乐舞的多样表述

    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身体、情感,以及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构建和传承着一部鲜活生动的舞蹈文化史。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情调,但较之文字历史的传统更为脆弱,且在社会转型进程中面临严峻威胁。

    2022.09.01
  • “中国巧手” | 第五期回顾——两代“北京面人郎”同台炫技 展现传承魅力

    “北京面人郎”作为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捏塑艺术,以其鲜活的民俗特色及耐人寻味的生动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8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第二代传人郎志丽老师及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老师亲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艺术体验。通过两代人对“北京面人郎”的继承与创新,现场观众了解到面塑艺术在不同时代下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色,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09.01
  • 回顾 | “艺海拾遗”非遗展演季精彩瞬间回顾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2.09.01
  • 两代“北京面人郎”同台献艺,观众在中国非遗馆体验非遗制作

    “北京面人郎”作为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捏塑艺术,以其鲜活的民俗特色及耐人寻味的生动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8月2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代表性传承人、第二代传人郎志丽老师及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亲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带领观众感受非遗魅力。

    2022.08.28
  •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

    8月25日至26日,2022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进《“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落地见效,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出席会议。

    2022.08.26
  • 中国巧手 | 美育系列社教活动上新啦!第五期 北京面人郎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的“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将从灿若星河的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每期邀请相关领域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讲解、示范创作,开展不同主题的社教活动。

    2022.08.25
  • 演出 | “艺海拾遗”暑期非遗展演季末场:民乐专场(内含直播观看方式)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艺术家,用创新的文艺表达方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久生命力,将非遗元素与文艺表演和导赏创意性结合,把非遗展示从展厅延伸到舞台,通过乐器演奏,曲艺表演,二十四节气相关诗词吟诵和赏析,民歌曲调演唱,艺术化再现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可听、可看、可感、可知……

    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