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外交部亚洲司邀请周边国家驻华使馆高级外交官来我馆参观。我馆高水平的展览、清晰流畅的导览安排和生动形象的讲解给外交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外交部亚洲司谨向我馆致以衷心感谢。
2022.12.14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 2022年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市成功举办。执行委员会特此感谢苏丹副馆长对此次博览会策展工作的全程支持、跟进指导。
2022.12.14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2.12.12多民族唱响美丽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12月10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邀请“家园计划”举办的“同一个家园”民族传统音乐演出及互动体验在线上成功举办。
2022.12.12“家园计划” 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打造的“中华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计划”重点项目,目前团队成员有彝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侗族及汉族,是一支多民族融合的原生态合唱团。“家园计划”的作品在全网发布后获得业内一致好评,成员多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录制。“家园计划”用歌声展现民族团结,用音乐的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2022.12.08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倾情打造“遇见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将围绕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美术等,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非遗传承人或群体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非遗传承至今的经久魅力,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022.12.08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让青少年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成为讲述、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今年8月,我馆组织了4期“小小讲解员”培训,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2022.12.08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2022.12.08“展品研究”栏目是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术研究部的系列学术推广活动之一。“展品研究”以馆内藏品、展品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以专业学术的态度传播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充分发掘我馆展品的深层学术价值。
2022.11.30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2022.11.292022年11月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博望论坛”暨“新疆考古发现与文化观察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线上直播同时进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疆和田地区达玛沟佛寺遗址群及其他》,继续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介绍以达玛沟佛寺遗址群为代表的和田地区考古工作、出土遗物及相关文化背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粟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南南参与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喻静作学术总结。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副研究员邵晓洁主持,300余位听众线上参与。
2022.11.28昆仑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顶级的概念,昆仑山系辽阔的、雄浑的、连绵不绝的地理尺度,实际上也是中华文明的尺度。张骞出使西域,在汉武帝的时代,把昆仑的名号留给了新疆,留给了西域,这也说明中华民族命运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就像巍峨的昆仑一样,一定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2.11.28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勤劳智慧的先人们,在探索日月星辰和他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关系时,所形成的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一项宝贵遗产。
2022.11.22传统灯会、灯彩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习俗,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典籍中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灯会活动。灯会活动的产生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同时张灯结彩的景象也开始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大众市井街巷。
2022.11.18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拟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8日举办“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征程 新工艺 — 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并于展览期间举办作品入藏捐赠仪式。(函件详见附件1) 本次展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第八届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优秀作品展现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新风貌。
2022.11.172022年11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博望论坛“新疆考古发现与文化观察”系列讲座第一期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新疆昆仑区域考古工作新收获:转换视角的文化观察尝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新华研究员应邀主讲,中国工艺美术馆展陈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李永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天然与谈。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邵晓洁副研究员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近三百人在线参与论坛,学术气氛浓郁。
2022.11.16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丝绸之路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像启示录,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和遐想。古典世界的历史图景,是由丝绸编织的。一百四十多年前,李希霍芬用丝绸来命名这条东西方文明的纽带,真是太恰当了。神奇的丝绸,是那样接近我们对美好文明、美好生活的比喻。今天,面对百年变局,“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愈益显现中华文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性。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