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魅力吗?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传承和发扬非遗吗?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传承小使者”(二十四节气研学系列)持续招募中!
2023.08.11多民族同唱美丽家园,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7月22-23日下午,为充分响应广大观众呼声,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再邀曾登上2023年央视春晚的“家园计划”团队举办“遇见非遗”(第八期):同一个家园——民族音乐社教活动,现场展示多民族的传统音乐类非遗,用歌声展现民族团结,唱出中华儿女心中的浓浓深情。
2023.08.112023年7月29日,为期5天的多彩非遗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出发点,融合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传统织染绣非遗技艺和当代设计方法,让青少年们在玩、画、染、做中深刻体悟非遗技艺的奥秘,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独立设计、展示原创作品,青少年们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还培育了审美意识,深刻感受了文化传承力量。
2023.08.11“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7月30日,在全场合唱的《天仙配》选段声中,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的“遇见非遗”:黄梅芬芳香自来——黄梅戏社教活动圆满结束。
2023.08.11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工委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23.08.11千百年来,贵州各世居民族,依山傍水为居,纺纱织布为衣,锤银刺绣为饰,能歌善舞为礼……“水养山,饭养身,歌养心”,侗族代代传唱的侗族大歌,是贵州民歌皇冠上的璀璨宝石。户户哼唱的侗家琵琶歌,潺潺歌声里流淌着民族的记忆。美轮美奂的侗戏,遣词生动、音韵严谨,一戏绘千载,飘飘传四海。
2023.08.02徐结根从艺近三十年,深爱茶、陶、器文化。他打破传统工艺与当代工艺的壁垒,探索根植于东方美学生活的艺术,作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多处收藏,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工艺美术各类金奖十余项。个人主编策划出品书籍多部,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多次举办“恒福杯”茶具全国设计大赛,举办并参与了“无尽缘起”——体验中国未来茶道之最高境界活动,全面复兴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为时尚达人及资深藏家提供富有当代汝窑语境的作品,让东道汝窑走入更多的茶空间、艺术馆、基金会、博物馆,走进美好生活。
2023.08.0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文明以其不断传承创新的精神,赓续文脉,绵延流转至今。文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背后映射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观念和文明意识,承载着民族基因中对美的感知、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思索。它连接那些曾经引领着时代,在现在和未来也必将引领时代的美好精神与高尚品质。
2023.08.02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 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 蜀锦、蜀绣如同千年前 它在“丝绸之路”上的流转 再次实现成都与世界的美好对话 让全世界看到中华非遗的魅力
2023.08.02盛夏七月,蝉鸣螽嘶。2023年7月2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乡村美育行动”第三期,迎来了50名云南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孩子们。这群来自西南边陲的青少年,如同南方的清泉和热带的柔风,为博物馆注入了一丝清新与活力。
2023.08.022023年7月26日,“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学术研讨会(第一场)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与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办。
2023.08.02为配合正在展出的“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推进相关研究,7月27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共同主办的“‘祭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陈醉研究员,北京大学李凇教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执行主编陈池瑜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副所长郑工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余辉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朱万章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邵彦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研究员,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晓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杭春晓研究员,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部副主任邓锋研究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蒋玉秋教授,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孔德平副研究员、张南南副研究员、邰高娣副研究员、孙欣主任编辑、王成国助理研究员参加研讨会。
2023.08.02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馆开设“非遗传承有我”线上主题教育栏目,围绕馆内藏品,由青少年群体讲述非遗及传承人背后的故事。
2023.08.02根据北京市气象台暴雨红色预警,7月29日夜间至8月1日夜间将出现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雨。为确保观众人身安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7月30日(周日)、7月31日(周一)闭馆。
2023.07.30黄梅戏,中国传统地方戏剧,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音乐淳朴流畅,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淳朴清新,细腻动人;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2006年,黄梅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7月25-30日,我馆将举办为期一周的“遇见非遗”:黄梅芬芳香自来——黄梅戏社教活动。
2023.07.24《荀子·劝学》中,以萃取蓝草汁液染色的描述开篇,来比喻变化、递进、超越、升华的过程。蓝草取之自然而用于印染,经由人的创造性参与,被赋予丰富的形态与意涵:青蓝色系成为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印染所产生的斑斓纹理在微妙与多样、主观与客观、随机与统一中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精神;蓝染的创造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承载着人们生命变化的印记与深厚的精神寄托……
2023.07.24想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魅力吗?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传承和发扬非遗吗?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传承小使者”(二十四节气研学系列)持续招募中!
2023.07.24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水平、扩展对观众的综合服务内容,满足观众的参观休闲需要,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心筹划,在馆内一层西侧设置咖啡文化空间,今年5月开始对外服务。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服务观众量超两万人次。
2023.07.24为充分响应广大观众的呼声,7月22-23日,我馆再次邀请曾登上春晚的“家园计划”团队,为观众现场展示多民族的传统音乐类非遗,用歌声展现民族团结,唱出中华儿女心中的浓浓深情,一同“遇见非遗”,共唱“同一个家园”。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