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之三 | “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健康生活主题活动

2025-06-13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2025年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巨大潜力,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6月14日—15日,我馆将推出“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健康生活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咨询、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体验形式,让公众在体验中感受了解并感受非遗魅力,在实践中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活动地点

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展厅


活动时间

6月14日

14:00-16:00


6月15日

14:00-16:00


活动内容


一、健康咨询服务:

体验中医诊法非遗技艺

本次活动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现场坐诊,为观众提供专业的中医药健康咨询服务。

1.脉诊体验

现场专家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为观众进行体质辨识,并提供个性化的调理建议。

2.耳穴压丸疗法体验

耳穴压丸是中医外治法的特色技术之一,具有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功效。现场专家将根据每位观众的身体状况,选取相应的耳穴压丸疗法,并指导其日常按压方法。

(受接待能力及时间所限,此次健康咨询服务每天限员50人,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二、板蓝根扎染体验:

探索中医药与民间工艺融合

板蓝根不仅是清热解毒的中药,还可作为天然染料使用。本次活动特别设置扎染体验环节,让观众亲手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

观众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板蓝根染料对白色棉布进行扎染创作,通过捆扎、浸染、氧化等步骤,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活动现场还将提供拍照打卡点,观众可展示自己的扎染成果,并分享至社交媒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多元应用。


三、自制香包香囊:

巧手缝制,闻香识药

中药香包有驱邪避秽、防病保健之效。本次活动准备了多种功效不同的中药材,供观众制作专属香包、香囊。工作人员将现场讲解药材特性与香包制作技巧,观众可自由选择药材与布料,亲手缝制属于自己的中药香包。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将分享中药材的趣味知识,让本次活动更具科普性与互动性。

香包种类与功效:

治失眠香包:选用薰衣草、酸枣仁、合欢花等中药材,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驱蚊香包:采用艾草、薄荷、丁香等配伍,天然驱蚊,安全环保。

提神香包:以迷迭香、柠檬草、薄荷为主,可缓解疲劳,提升专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创办于1985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是一所历史悠久、中医底蕴深厚的中医专家门诊部,下设心血管科、脾胃科、妇科、肿瘤科、眼科、治未病、针灸科等特色科室,现有医师132人,其中主任医师52人,副主任医师33人,设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岐黄学者工作室1个,名医传承计划工作室3个,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诊疗法临床实践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堂试点建设单位、“东城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诊区试点”建设单位。

- 主办单位 -

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

编辑:数字信息部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