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我馆“又见江南 技艺苏州”苏州非遗展演月活动圆满结束

2023-12-14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近日,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磅推出“又见江南 技艺苏州”苏州非遗展演月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指导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市文化活动交流中心、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承办,从11月18日至12月10日的每个周末,现场展示包括昆曲、江南丝竹、苏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桃花坞木版年画等在内的30余项苏州非遗技艺,以“江南文化”之笔描绘出苏州艺术的独特魅力,邀请观众一站式体验苏州非遗盛宴。

null

活动期间,苏州非遗“市集”的一站式体验、“中国巧手”“遇见非遗”系列活动的精彩呈现,吸引数万名观众到馆,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来自江南的温柔与细致。

一走进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就可见专门辟出的苏州非遗“市集”一站式体验区。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布景前,各个“摊位”上悬挂着写有各自展示项目的灯笼,富有苏州独特魅力的精致的非遗制品琳琅满目,吸引观众们驻足欣赏并就成品中的纹样、制作技艺等问题向传承人们请教。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中,多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观众讲解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绣、苏州泥塑、宋锦织造技艺、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制扇技艺、核雕和苏州灯彩等八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脉络,带领观众赏析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并现场展示非遗技艺的具体环节,带领观众亲手体验不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巧手们的精工细作之中,也体现在江南特有的丝弦雅韵声里。“遇见非遗”系列社教活动邀请来自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市歌舞剧院、苏州市锡剧团、苏州市评弹团、苏州市滑稽剧团和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苏州市苏剧团)的传承人和艺术家们,展示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的昆曲和古琴艺术,还展示了江南丝竹、锡剧、苏州评弹、独脚戏、滑稽戏、苏剧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悠扬的丝竹、柔糯的吴音、经典的唱腔,让现场观众沉浸、陶醉,宛如置身其中,“又见江南”。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随着12月10日最后一场苏剧展演活动的结束,本次“又见江南 技艺苏州”苏州非遗展演月活动圆满结束。观众高女士说:“之前就很喜欢苏绣的精致与细腻。今天听到老师们介绍才知道原来绣线要用1根线的1/16甚至是1/32,真的惊艳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观众陶女士说,“自己是馆里的常客了。这次也是特意带着孩子报名了昆曲和苏州评弹两场活动,希望能让孩子从小多了解,爱上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null

苏州是一座人文之城,有2500多年建城史,以拙政园为代表的9座苏州古典园林和以苏州古城为核心的大运河苏州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碧螺春制作技艺)等7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苏州评弹、苏绣、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桃花坞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蜚声海内外。

null

编辑:李博宇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