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第十四期):品赏昆曲《西厢记》社教活动
2023-08-25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西厢记》,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著,中国最著名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中国戏曲史上“四大古典名剧”之一,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经典。戏中崔莺莺、张生和红娘三个人物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昆曲,中国传统戏剧,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历史悠久,艺术形式精致,文化内涵深厚,影响广泛深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摘锦版《西厢记》
8月31日14:30,我馆将推出“遇见非遗”:品赏昆曲《西厢记》社教活动。
活动中,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老师们将为我们讲授昆曲有关知识,结合《西厢记》作品中的部分精华进行展示,带领观众在细腻唯美中品味这部“元杂昆唱”力作,沉浸式欣赏“百戏之祖”的魅力。
活动时间
8月31日(周四)14:30
活动地点
馆一层多功能厅
展示项目
昆曲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面向人群
传统戏剧类非遗爱好者、高校师生群体和相关领域学者等
预约方式
预约活动请扫描二维码
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80元/人
(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兑票时段>
13:30-14:40
地点:中央大厅北侧服务台
(进馆入口右侧)
<检票时段>
14:00-14:40
地点:一层多功能厅入口
*温馨提示:暑期正值客流高峰,我馆周边通行压力较大,请做好出行规划,预留入馆时间。活动以现场实际为准。
主讲人
杨帆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中心主任。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先生入室弟子。专攻昆曲大武生。擅演众多优秀剧目。曾获全国昆曲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文华导演奖”等荣誉。
艺术家
周好璐
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创研中心主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讲师团特聘指导专家。出身于百年昆曲世家,曾被戏曲理论泰斗郭汉城先生称为“戏曲界集演、著、研究为一身的青年才俊”。
徐鸣瑀
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小生。师承邵峥、王振义、周世琮、汪世瑜、沈世华、于万增、曾宝玉等老师。
王琳琳
国家二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青年花旦演员。师承乔燕和、刘巍、魏春荣、史红梅、董瑶琴、顾凤莉、张毓文等名家名师。常演《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等众多优秀剧目。
李欣
国家二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优秀老生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师承侯少奎、计镇华、黄小午、白士林、马明森、张国泰、周万江、陶小庭等老师,学演剧目有北派昆曲《搜山打车》《草诏》《击鼓骂曹》等传统折戏,并在《酒楼》《烂柯山》《琵琶记》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在2007年5月全国昆曲优秀青年大奖赛中获得全国昆曲表演奖;在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汇演中获优秀新人奖等。
庄德成
国家一级演奏员,北方昆曲剧院优秀鼓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师承贾盛祥、李东辉、耿连军等老师。
韦兰
北方昆曲剧院二级演奏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师从姜景洪、王次恒、詹永明、李镇等多位竹笛演奏家学习民乐竹笛演奏。之后跟随王建平、王大元学习昆曲唱腔,曾参加剧院《红楼梦》、大都版《牡丹亭》、《影梅庵忆语》等重点剧目的创排。
展示团队
北方昆曲剧院
北方昆曲剧院坐落于首都北京,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于1957年6月22日建院,现任院长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杨凤一。剧院秉承“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方针,培养人才、出人出戏,其中昆剧《红楼梦》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2021年荣获“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荣获“首都文化和旅游紫禁杯”先进集体。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先后出访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誉。
预约须知
1.我馆未授权任何个人代理票务业务,为确保您顺利入馆参观,避免损失,请务必通过馆方公众号等正规渠道预约。
2.成功完成“活动预约”,将同时生成门票二维码和活动二维码,无须再预约门票,安检后,打开门票二维码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入馆。
3.观众凭活动二维码(如下图)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于兑票时段在我馆兑票地点(大厅北侧服务台)兑换纸质票,凭纸质票在多功能厅入口处依次检票入场。
4.本场活动一人一票。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5.关于退票:活动票一经检票,不予退票。如无法按时参与,可于活动开始前通过我馆公众号平台操作退票,逾期不予退票。
活动须知
参与本次活动,即代表同意以下活动须知。如有违反,经劝导无效后,我馆工作人员将请其离场:
1.本次活动采取实名制。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均需实名预约进馆,入馆请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人员谢绝入馆),并按照预约时段进入我馆东南门,由坡道上行经东门安检入馆。
2. 参与活动请文明着装;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场。
3. 请勿在馆内进食。
4. 活动全程,请:
(1)全程佩戴口罩;
(2)保持会场安静,请勿交谈、勿接打手机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3)保持会场干净,请勿乱扔、丢杂物。
5. 本次活动无需提前选座,按检票顺序入座,请按时入场参加。
6. 进入多功能厅后请勿随意移动座椅。
本文视频及部分图片素材来自北方昆曲剧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由各民族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连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倾情打造“遇见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围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非遗传承人或群体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非遗传承至今的经久魅力,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李博宇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