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遇见非遗”社教活动(第五期):解密泉州南音

2023-06-15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null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百鸟归巢》节目,泉州师范学院师生参演

“天空为羽,大地为翼;日月为眸,余光是星。”还记得今年春晚上的这首《百鸟归巢》么?曲词优美、曲调柔雅、余音袅袅......这是闽南大地上流淌了千年的古乐——南音。

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集唱腔与器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乐种,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也是维系海外华侨同胞的精神纽带。南音乐随人走,远涉迁移,遍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文化外交的品牌符号,为增进民族认同发挥积极作用。

6月18日,我馆将邀请南音的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强岑以及来自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的师生们,为我们现场展示南音的曲词曲谱、演唱形式、使用乐器等内容,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南音的独特魅力,一起遇见南音,解密南音

南音《凤求凰》节选

null

活动时间

6.18(周日)14:30

活动地点

馆一层多功能厅

展示项目

南音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面向人群

传统音乐类非遗爱好者、高校师生群体和相关领域学者

预约方式

null

预约活动请扫描二维码

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0元/人

(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兑票时段>

活动当日13:00-14:40

地点:中央大厅北侧服务台

(进馆入口右侧)


<检票时段>

活动当日14:00-14:40
地点:一层多功能厅入口


*温馨提示: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正值客流高峰,我馆周边通行压力较大,请做好出行规划,预留入馆时间。讲座以现场实际为准。


主讲人

null

陈强岑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南箫专业委员会会长,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师承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和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

null

陈恩慧

泉州师范学院社科处处长,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社会科学基地南音研究中心主任

展示团体

null

展示团体由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师生组成。该团队创作演出的南音新作《凤求凰》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观看《凤求凰》展演给予高度赞誉;团队多次赴境外开展南音展演达200多场;应邀至国家大剧院、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进行南音展演;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等节目录制,获《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权威媒体陆续报道。


预约须知

1.我馆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代理票务业务,为确保您顺利入馆参观,避免损失,请务必通过官方公众号“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预约。

2.成功完成“活动预约”,将同时生成门票二维码和活动二维码,无须再预约门票,安检后,打开门票二维码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入馆。

3.观众凭活动二维码(如下图)或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于兑票时段在我馆兑票地点(大厅北侧服务台)兑换纸质票,凭纸质票在多功能厅入口处依次检票入场。

null

4.本场活动一人一票。成人及6岁(含)以上儿童均需购票(6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5.关于退票:活动票一经检票,不予退票。如无法按时参与,可于活动开始前通过我馆公众号平台操作退票,逾期不予退票。

活动须知

参与本次活动,即代表同意以下活动须知。如有违反,经劝导无效后,我馆工作人员将请其离场:

1.本次活动采取实名制。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均需实名预约进馆,入馆请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人员谢绝入馆),并按照预约时段进入我馆东南门,由坡道上行经东门安检入馆。

2. 参与活动请文明着装;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场。

3. 请勿在馆内进食。

4. 活动全程,请:

(1)全程佩戴口罩;

(2)保持会场安静,请勿交谈、勿接打手机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3)保持会场干净,请勿乱扔、丢杂物。

5. 本次活动无需提前选座,按检票顺序入座,请按时入场参加。

6. 进入多功能厅后请勿随意移动座椅。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泉州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遗由各民族世代相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们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连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倾情打造“遇见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将围绕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非遗传承人或群体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非遗传承至今的经久魅力,揭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走进非遗、感受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李博宇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