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令 | “非遗传承小使者”持续招募中!
2023-05-16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想近距离了解非遗的魅力吗?
想在快乐中体验非遗,
感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吗?
想通过在博物馆中的沉浸式学习,
传承和发扬非遗吗?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非遗传承小使者”(二十四节气研学系列)
持续招募中!
小满篇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温度升高,降水增加,阳光充足,小麦逐渐成熟。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麦香扑鼻,但尚未成熟,故称为“小满”。
2023年5月21日,在小满来临之际,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活动(小满篇),通过习历史民俗、寻小满展品、赏经典诗词、做小满手作、制传统美食等环节,带领青少年跟随先人智慧的脚步,了解小满时节的自然规律,品味小满文化内涵。
一、习历史民俗
小满有三候,
“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
小满有祭蚕神、祭车神、
举办夏忙会、吃玫瑰饼等习俗;
小满有关于斗柄指南、
黄经度数的天文知识。
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将走近小满,
了解小满时节的气候特征、
历史民俗、天文知识。
二、寻小满展品
“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栽桑养蚕是古代乡民的家食之源。
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走进“文脉华滋”展厅,
观看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
了解中国的伟大发明——蚕桑丝织。
三、赏经典诗词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在本环节中,
我们将一起赏析诗词,
来一场跨越千年的自然、文化之旅,
看看古人眼中的小满景象。
四、做小满手作
小满是农事最忙的时节之一,
这个时候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由青转黄。
过不了几日,金色的麦浪将铺满大地。
在本环节中,
同学们将动手制作一个彩色黏土小麦圆盘,
于小满时节,共同祈愿丰收。
五、制传统美食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吃的野菜之一,
作为小满时令野菜,
人们一直都有小满吃苦菜的习俗。
在本环节中,
老师将现场演示制作
中华夏季传统美食——“苦菜团子”,
同学们边学边做,感受小满的味道。
·活动时间·
5月21日 9:50-16:00
·集合地点·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五层东侧厅
·活动对象·
7-14岁青少年
·活动费用·
499元/人/单飞
(包含:教师费、保险费、动手制作材料费、物料设计费等。
费用不含:往返交通费、午餐及其他个人消费)
·活动人数·
30人成团
(以当天实际安排为准)
温馨提示:请备好午餐和水壶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活动每年共开展10次,前3次现场发放印章手册,每次活动结束后,学员将获得1枚奖励印章。一年内集齐至少8枚印章(至少参与8次课程)的学员,将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颁发的“非遗传承小使者”(二十四节气研学系列)证书。
(证书内容及样式以最终发放为准)
(具体课程以实际安排为准)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活动,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 通过看、听、触、味、心五感一体的形式,带领青少年了解自然变化规律,激发对自然探索的兴趣;通过参观馆内展品,培养审美意识,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热情,唤起他们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 报名方式·
如参加本次活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填写成功后,工作人员将与您取得联系,告知您活动详细信息,支付相关费用。
如有疑问,可联系小元老师:13521985617
图片提供|中视科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思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