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展展讯 |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开幕

新展展讯 |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开幕

2023.04.27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


展览时间

2023年4月15日至2023年5月15日

展览地点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层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协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4月26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的“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座谈会,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

参加展览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孝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人周庆富,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原馆长韩子勇,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孙桂香,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雪涛(代表协会和管培俊会长出席),文旅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郭肇琪,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盛永波,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齐永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杨小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骆芃芃,荣宝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郑光旭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致开幕词,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李昕致辞、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原馆长韩子勇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发言并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的举办,旨在展示当前篆刻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优秀成果,同时挖掘和发现优秀教师和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作能力,使篆刻艺术的教学和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展览和论坛筹备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所以推迟了展出的时间。此前的2022年12月29日,“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论坛以“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和“篆刻教学”两大主旨议题展开研讨,集思广益,总结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在篆刻教学以及篆刻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成果丰硕。

本次展览参展高校共有133所,参展作者共计557人(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今天开幕的展览,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各高等院校篆刻教学质量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在书法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当下,篆刻学科的健全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次展览必将成为我们考察当代篆刻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对于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大有裨益。

为了丰富展览的内容,承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还精选了一些与篆刻艺术相关的资料、素材同步展出,如印材、印章纽制作品、印泥、刻刀、当代篆刻艺术方面的书籍等等,成为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展览座谈会,多位篆刻教学一线的教授学者,畅谈了感想,并对书法晋升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篆刻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特色化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专业的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在座谈会上积极发言,根据自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习篆刻的切身体会,对当代的篆刻教学、篆刻学科建设发表感言。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篆刻作为最具东方文化特质的传统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相信,篆刻艺术将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展厅掠影


编辑:陈静思

一审:徐博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