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以雀为灵以舞为魂,千年孔雀舞亮相两馆

以雀为灵以舞为魂,千年孔雀舞亮相两馆

2023.03.23来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说到中国的舞蹈

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那惊艳舞坛的孔雀舞《雀之灵》

傣族孔雀舞,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傣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把孔雀视为象征吉祥的“圣鸟”,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祖先模仿孔雀的姿态,创造出了这种优美的舞蹈,经过数代舞者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傣族孔雀舞。

null

傣族孔雀舞柔韧如水,挺拔如竹,每逢当地传统节日,人们就会打起象脚鼓,吹起芦笙,敲响大锣,跳起优雅的孔雀舞。这是傣族民族历史上最具有生命意义,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舞蹈。2006年,傣族孔雀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三场《跨境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活动中,浓浓民族风的千年傣族孔雀舞亮相现场,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本场活动延续了前两场专题活动的模式,将专题学术讲座与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相结合。前半部分的专题学术讲座中紧扣跨境民族传统舞蹈类非遗,深入探讨了跨境民族的传统舞蹈在相关的自然环境、历史记忆、生活特征和文化共性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跨越国界的交往、交流和互动,进一步探究其在文化共享、实践民心相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舞蹈类非遗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合理建议。

null

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认为,在跨境民族的生活中,传统舞蹈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是具有血脉联系的生活纽带与文化桥梁;云南艺术学院的石裕祖教授介绍了云南滇北、滇西、滇西南、滇南等区域16个跨境民族的传统舞蹈,展示了他多年深入各个民族地区收集的宝贵图片和视频资料,对跨境民族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区别、联系与成因做了有价值的比较和研究。

null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徐梅教授深入探讨了跨境民族是如何通过极具辨识度和认同感的舞蹈形态,来体现跨境民族间的互鉴、交流,并呈现出共融性、共情性、共享性、共赢性的多元一体化发展格局,从而凸显出传统舞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与价值。

null

在传统舞蹈类非遗展示和教学环节,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民间艺人们为观众现场展示了形态多样的傣族传统舞蹈。首先,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约相广拉为大家演示了傣族徒手孔雀舞,75岁的他依然动作敏捷、细腻传神。

随后展示的,还有云南省省级非遗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喊思的女子傣族架子孔雀舞、德宏州傣族孔雀舞艺人乔二所的男子傣族架子孔雀舞、德宏州州级非遗项目傣族玎三赛代表性传承人依保的傣族象脚鼓舞、喊思的傣族徒手孔雀舞以及乔二所的金戛拉舞等。此外,传承人们还现场演示了傣族孔雀舞的动作、道具、服饰、伴奏乐器,令观众大饱眼福、不断起身欢呼。

在教学互动环节,徐梅教授向观众介绍了傣族孔雀舞的概况与表演特点,并邀请多名观众现场学习傣族孔雀舞蹈动作,其中,88岁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张宜秋与众多年轻爱好舞蹈的观众们,跟随传承人一起舞动,博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最后,大家跳起德宏地区傣族自娱性集体舞蹈《嘎伴光》,整场活动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现场观众表示:“平常所学习的舞蹈与今日看到的舞蹈十分不同,在专家细致的讲解与传承人精彩的演示中,我能够真实感受到傣族传统舞蹈非同一般的魅力与价值,这是非常珍贵的一堂体验课。尤其是88岁的老艺术家张宜秋老师与观众一同起舞的时刻让我热泪盈眶,舞蹈的传承大概来自不必言说的身体能量的传递,这是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点。”

当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正有效促进不同地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基础设施联通等合作。本次活动以跨境民族传统舞蹈为切入点,将助力“一带一路”与和谐边疆的建设。

据了解,3月25日,馆内还将举办“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四场《非遗视域下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为大众带来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玉树卓舞、玉树依舞。

感兴趣的读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参与其中。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邀你共赏舞蹈之美,共议文化传承。

文/宋晓燕 图/夏波光

编辑:陈静思

一审:吴娜

二审:李崟

终审:王瑛、李晓冬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