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中国篆刻”,总结并归纳当代篆刻学科教育的经验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多方指导和大力支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和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的“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值此惠风和畅、百花盛开的春天,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拉开帷幕。展览与论坛的举办,旨在展示当前篆刻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优秀成果,同时挖掘和发现优秀教师和青年学子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作能力,使篆刻艺术的教学和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中得以发展和完善。
本次展览和论坛筹备了很长时间,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推迟到了现在。此前2022年12月29日,以线上形式举办了“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论坛以“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和“篆刻教学”两大主旨议题展开研讨,总结了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在篆刻教学以及篆刻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在论坛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2007年和2015年,篆刻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下于研究生院在全国率先相继设立了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授予点和博士授予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篆刻艺术方面的中坚人才,为中国篆刻艺术学科建设、学术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篆刻的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篆刻课程,篆刻教学成果丰硕。本次展览参展高校共有133所,参展作者共计557人,其中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今天的展览,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各高校篆刻教学质量水平的一次集体检阅。在书法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当下,篆刻学科的健全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次展览必将成为我们考察当代篆刻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对于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大有裨益。
为了丰富展览的内容,篆刻院还精选了一些与篆刻艺术相关的资料、素材同步展出,如印材、印章纽制作品、印泥、刻刀、当代篆刻艺术方面的书籍等等,成为展览的有机组成部分。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篆刻作为最具东方文化特质的传统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相信,篆刻艺术将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2023年4月6日